教育学院成立于2018年6月。学院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富有仁爱之心、高尚师德,具备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掌握丰富的专业理论和扎实的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具有创新精神、专业发展能力,能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教育类专业人才。
学院提出“1234”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一个中心”(即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两个标准”(即遵循职业道德标准和岗位能力标准);“三种能力”(即建强基本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四个导向”(即坚持市场导向、岗位导向、职业导向、产出导向)。在人才培养上,学院始终坚持与国家标准统一,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双强,教学软硬件建设并重,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相融通的理念。深入实施教师养德修为、大规模课堂教学改革、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学生素质养成、第二课堂工程,全面提升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综合管理和社会服务能力。
近年来,学院不断强化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并提出课程建设是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要求各专业教研室坚持“需求导向、就业导向”,构建了“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综合实践教育”的应用型课程模块,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工作过程性知识为重点,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倡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课程,把专业应用能力、创新创业等方面的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023年及2024年,学院分别获批南昌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应用中心(市级科研平台)、教师教育类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省级教科研平台)。小学教育专业教学应用型教学团队获批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立项建设,《普通心理学》课程获批江西省线上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体操》课程获批江西省精品课程,《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上线“新华思政”平台,《教育学原理》课程获评江西省疫情防控线上优质课程三等奖。在此基础上,教育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学生考取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加:2023届考取13人,2024届考取30人,2025届考取42人。
学院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积极推进实验实训室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着力构建有利于学生实践实训的环境。建有教育综合实训室、微格教学实训室、现代教育技术实训室、智慧书写技能实训室、运动生理实训室、运动解剖实训室、保健与康复实训室、科学探究实训室、数码钢琴实训室、蒙台梭利教育实训室、奥尔夫音乐教育实训室等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校内专业实验实训室30余个。此外,还拥有一个现代化的水上高尔夫练习场、一座能容纳3千人的综合训练馆、一座恒温游泳馆,(以及排球场4个、网球场6个、羽毛球场地12个、室外篮球场30个、标准400米塑胶田径场2个)。学院先后与60余家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机构等合作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的教育见习、教育研习、教育实习递进贯通,涵盖师德体验、教育情怀、学科素养、教学能力、班级管理、综合育人、学会反思、沟通合作等所有实践教学环节,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两年来,学生在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全国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大赛、江西省运动会、江西省大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等专业技能比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600余项。学院获评全国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大赛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普通话大赛优秀组织单位。
学院团总支获评江西省五四红旗团总支,1个团支部获评全国高校活力班级团支部,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获得全国“千校千项”好项目,并连续两年获得江西省优秀实践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