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7日-4月13日,江西应用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24级新媒体艺术1班在指导教师徐皓灵、曾庆金的带领下踏上了为期一周的大理写生之旅。这场以“艺心寻景,韵染苍山”为主题的实践教学,将千年古城的文化肌理化作艺术教育的鲜活课堂。


首日行程在茶马古道的回响中展开。凤阳邑斑驳的石墙与虬曲的古木,成为学生们练习光影构图的天然画布。老宅院墙头探出的三角梅,在素描本上晕染出流动的胭脂色。午后转至龙龛码头,洱海的碧波与白族渔船的倒影,学生们乐此不疲。


喜洲古镇以金色麦浪相迎,转角楼飞檐的曲线在素描本上蜿蜒生长。磻溪村S湾的潮汐则成为流动的调色盘,学生们捕捉着每秒都在变幻的波光层次。当夕阳为洱海镶上金边,无人机航拍镜头里的苍洱画卷,正与画板上的丙烯颜料产生奇妙共振。



在扎染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大家了解了扎染的发展、制作工艺步骤和文化背景,并在扎染老师的指导下观看学习视频,体验了扎染的制作过程。

短短七日,同学们不仅用画笔收藏了大理的四时风物,更在行走间领悟到:艺术创作从来不只是技法的锤炼,更是对生活的凝视与思考。
学生部分写生作品


(编辑/李诗婷 审核/余玮、殷南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