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教育学院开展第二十五期“师道传承·名校(园)长名师进课堂”活动

作者:姚瑶 发布日期:2025-10-24 文章来源:教育学院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加强学院与小学(幼儿园)的交流与沟通,深化“院-园、院-校”协同育人机制,发挥名校(园)长、名师及其团队的教学引领与指导作用,强化学院师生对基层小学(幼儿园)师资需求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清醒认识,加深学生对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教育情怀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专业使命感,学院特此举办第二十五期“小学(幼儿园)名校(园)长、名师进课堂”活动。10月21日,学院特邀湾里管理局第一幼儿园园长李静,在志远楼101报告厅为2023级学前教育专业作了题为《不是带娃那么简单》--一日流程透视幼儿教师的专业与坚守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学院副院长刘晓领主持。

李静园长以幼儿园一日工作时间表为主线,系统梳理了教师从7:50进班到16:30离园的全流程职责。在“教师进班上岗”环节,她特别强调环境调试与安全排查的专业性——“开窗通风的角度、室温调节的标准、玩具边角的防护检查,每一个细节都是对幼儿生命安全的敬畏。”文档中“插座防护、地面防滑、晨间材料准备”等具体要求,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幼教工作“安全第一”的底线思维。

针对“接待幼儿入园”环节,李静园长通过AB岗教师的分工案例,展现了专业协作的重要性:A岗教师指导幼儿完成“放衣物—签到—七步洗手法洗手”的自主流程,B岗教师则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晨检法与家长进行高效沟通。她特别指出:“晨间接待时的一句‘宝贝今天书包上的奥特曼真酷’,既是情绪观察的专业体现,也是家园情感联结的纽带。”

讲座重点剖析了幼儿教师的三大专业素养:安全观察上,强调“预判与引导”而非简单制止,如引导幼儿选择稳固攀爬点;家园共育中,倡导用具体事例替代模糊评价,遵循“先肯定再建议”的沟通准则;在幼儿行为引导方面,分享进食慢幼儿的引导策略,如通过水果营养介绍、切块技能示范渗透生活教育,以“尝尝苹果星星的味道”等方式展现教育智慧。

讲座尾声,李静园长说道:“从清晨忙碌到傍晚,没有‘轰轰烈烈’,只有‘琐碎平凡’!”她动情地说:“幼儿教师的专业,藏在7:50的第一缕晨光里,藏在10分钟一次的午休巡视中,藏在离园时‘记得给孩子剪指甲’的温馨提醒里。正是这些被缝进时光里的‘琐碎’,为孩子们编织了成长的‘隐形披风’。”

此次讲座通过真实的工作场景再现与专业的理论解读,不仅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系统掌握了一日流程的操作规范,更深刻理解了幼教职业“专业打底、爱心为魂”的本质。

编辑:贾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