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开展课程建设及教学比赛专题指导暨集体备课会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4-25 [来源]: [浏览次数]:

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与备赛水平,2025年4月2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特邀江西师范大学王员教授,围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称《概论》)课程开展专题指导会。会议聚焦课程核心内容,通过教学展示、思路梳理与互动答疑三大环节,为学院教师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启发。


教学展示:以产业为镜探工业化道路的“闯关密码”

会议第一阶段,教研室主任付云娇以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为切入点,以“走一条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为题展开教学示范。课程以中国汽车产业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历程为案例,生动诠释了我国工业化道路如何突破“结构关”与“方向关”。

王员教授在点评中高度肯定教学设计的逻辑性与案例启发性,并建议进一步融入江西本土实践案例,例如:八一大桥筹建之际,苏联专家与我国的争论,折射出没有独立自主的工业化,就没有我们现在的辉煌,从而增强学生对我国工业化道路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对标竞赛:重构课程逻辑与表达技巧

会议第二阶段,王员教授系统梳理了课程各章节的内在逻辑。他指出,授课需紧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主线,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置于历史语境与当代实践中解读,避免“碎片化”教学。

第二环节中,王员教授结合历年教学竞赛评审经验,系统梳理《概论》课程备赛要点:

一是章节聚焦“精而深”:竞赛选题需避免泛化,建议从章节中提炼核心矛盾(如“工业化道路的方向之争”),以“一个问题、一条主线、多层解析”构建教学逻辑;

二是理论阐释“活而透”:强调用故事化语言转化理论,如将“农轻重比例调整”转化为“一碗饭、一辆车、一杆枪的资源分配博弈”;

三是思政元素“融而巧”:结合竞赛“价值引领”要求,比赛不是为了讲清楚一个知识点而讲,而是要清楚让学生学到什么,要做到将知识点进行升华,让知识掷地有声。

参会教师表示,王员教授提出的“竞赛三原则”(问题精准、案例鲜活、情感共鸣)为备赛提供了清晰路径。

答疑解惑:聚焦教学难点共探资源创新

在互动环节,学院教师就教学资源整合、案例更新等问题与王员教授展开交流。针对“如何获取鲜活教学素材”的提问,王员教授提出两点建议:一是活用权威时政资源,即从中宣部理论活页和《半月谈》中挖掘最新政策解读与社会热点分析,确保教学素材的时效性和权威性;二是借鉴主流媒体表达,从《人民日报》中学习新闻用语与叙事逻辑,提炼兼具理论高度与传播力的教学语言,增强课堂感染力。

一审:黄慧敏

二审:熊梦娟

三审:于冰雁